2011年3月18日星期五

又使錢...

最近因為小女生日要招呼各方好友的關係(藉口),解開封箱已久的Wii 遊戲機,自小女出生後再加上搬家,一早已佈滿了塵埃,連原來的叉電池也壞了!
脫了節的遊戲機版本,又要再花時間及心機更新,原來已進化至USB Loader 的無碟年代了,結果最...
Motion Plus for Wii Resort
$110 x 2 = $220






Harddisk for Wii
Yotta 2.5" 500GB External Harddisk $450





這正好合乎我的數據重組計劃,無碟化工程!
第一階段: 第一隻2TB已滿了,這是第二隻
Hitachi 3.5" 2 TB Harddisk $885








共$1555

-- 發送自我的 iPhone 3GS

2011年3月9日星期三

2011年2月5日星期六

信用卡號碼的意義



信用卡這個東西,已經是許多(大部份?台灣應該沒歐美泛濫吧...)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是一般人對信用卡號碼的理解,大概僅限於最後一碼是檢查碼,如果最後一碼數字錯的話,就會被發現是假的卡號。那前面的數字呢?是隨機的嗎?還是有意義的呢?Mint.com 做了一張很不錯的 Infographic,介紹信用卡號碼每個部份代表的意義。當然不可能是隨機的囉 XD。

第一碼

第一碼是發卡單位,例如 VISA 和 Mastercard 都算在銀行/金融機構,美國運通算在「旅遊與娛樂」。其他數字感覺都不是很常見 @@。

1 - 航空公司
2 - 航空公司
3 - 旅遊與娛樂
4 - 銀行/金融機構
5 - 銀行/金融機構
6 - 銀行/營銷
7 - 石化業
8 - 電信
9 - 國家單位

前六碼

前六碼(包括第一碼)是發卡機構。所有的 VISA 卡都應該是 "4" 開頭;所有的 Mastercard 都是 "51~55" 開頭;所有的美國運通卡都是 "34" 或 "37" 開頭。這六個數字稱為「BIN(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銀行辨識碼)」或「IIN(Issu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發行者辨識碼)」,每個發卡銀行都是不一樣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這裡輸入你的信用卡前六碼,就可以看到了。小薑的卡片前六碼是 552046,系統也準確地辨識它是台北富邦的卡。

第七碼到倒數第二碼

接下來的幾個位數,就是你的帳號。很神奇的,這個部份的位數並不固定 -- 目前大部份的卡片都用九碼(即十億種組合),但規範上是允許到十二碼(一兆種組合)。如果卡片是九碼的話,加上前面六碼以及最後一位檢查碼,一共是十六碼。

最後一碼

這是檢查碼,使用的是 Luhn 演算法。這個演算法有點小複雜,看著上圖應該會比較容易理解。首先,將所有的單位數數字乘以二,如果碰到有二位數的數字,則看做是兩個分開的數字相加 (例:7 乘以 2 等於 14,故看作 1+4 = 5),把這些數字全部加起來,再加上所有的雙數位數字(之前沒乘以二的那些)。最後得出來的數字,應該要是十的倍數,這才是一張合法的卡片。

當然,知道法則之後,其實前十五碼愛用什麼數字都可以,只要在最後一碼上,讓最後運算的結果補成十的倍數就可以了。不過這個方法騙騙向你要信用卡號碼來「驗證」的網站可以,要付款的話當然是不行的。真正的信用卡檢查機制還多著呢!

背後的安全檢查碼

其實現代信用卡有多種交易方法,包話 IC 晶片、磁條、網路交易等,每一個都有自已獨立的安全檢查碼。這三者當中自然以 IC 晶片最為安全,因為它的安全碼是動態產生的,不像磁條裡的安全碼是固定的,如果萬一被側錄的話,信用卡的安全性會有危險。不過大家最熟悉的安全檢查碼,應 該莫過於網路交易時會問到,在信用卡後面的三位數密碼。這個密碼來自卡號、有限期限,或許再加上一些個人資料,但詳細的演算法是個祕密,而且每間銀行都不 一樣。只有當網路購物時,商家傳送給銀行,才會由銀行來驗證正確性。

--
大概就這樣。小小的信用卡,已經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易媒介,希望各位對自已手上的卡片,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囉!

2011年1月21日星期五

研究指電子書易讀難記

Amazon及Barnes & Noble 表示電子書銷售量已直迫傳統書本,令到大家都相信電子書會成大趨勢。美國普森斯頓大學對電子書做了一調查,在28名14至40歲的用戶發現,電子書的簡潔 會令大腦懶惰,減低記憶能力。同時圶字型方面,發現Arial字體較Comic Sans MS及Bodoni MT更令人容易忘記,較後兩者記性少14%。

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

參觀香港中文大學HKIX

今次難得有機會參觀香港互聯網主要骨幹 - HKIX ,原來只是位於香港中文大學 - 碧秋樓


































2010年12月10日星期五

參觀數碼港、香港微軟及Scracth工作坊

2010年12月10日帶領修讀ICT的學生到香港數碼港參觀,是次行程十分緊密,真的不往此行。

數碼港數碼互動遊樂場


數碼娛樂培育及培訓中心


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CCMF)試點計劃的成立,旨在透過在數碼創意領域上,向具備高發展潛力的始創項目或商業創意概念,提供種子資金資助,從而鼓勵並激發各種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成功申請者將獲得港幣十萬元的現金資助, 以實踐其發展構思, 印證原創概念,開發雛型產品。2009年第一期的試點計劃推出後獲熱烈反應, 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決定於2010年推出第二期試點計劃。

 隨著Web 3.0帶來各種新機遇, 今年度的數碼港創意種子基金將會把重點放到能展露出新世代互聯網力量的方案上,使產品和服務更強勁、更優越、更智能化、能與多端設備協作、並提供大量視頻、三維立體動畫,以及各式各樣的富媒體功能。



想像不到...原來內裡有 Microsoft Surface 迎接大家




仲有XBox 360

第一次見的 Microsoft BizSpark,是否與DreamSpark 同系列呢?


數碼媒體中心
 
數碼媒體中心座落於數碼港內,為本地及海外資訊科技公司、資訊服務,多媒體創作公司及各大學院等提供先進完善的數碼設備及多媒體軟件及硬件設施,致力發展及創造一個匯集及培養多媒體人才的空間。











數碼港立體模型



香港微軟總部 Microsoft HK



估不到剛好介紹 ICT ,不是每位學生的選修科目嗎?




原來又是微軟的Steven招呼我們!

國際大企業才需要的 LCA Room



Microsoft Office 2010

比數碼港會議中心更厲害的360度視像會議設備,360度追蹤鏡頭及收音器

午膳過後,到我們是次的主要工作坊 - Scratch with LEAD







Scratch創意體驗學習活動@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創意科藝中心

http://leadcentre.blogspot.com/2010/12/scratch_22.html